"We don't want to squeeze out every last day our pets can handle."

--Eileen Anderson

 

當初為了弟弟失智,查找到Dog Dementia這個網站時,

看到了作者描述帶她的狗狗去安樂死的過程

其中,上面這句話,讓我印象非常深刻。

 

弟弟開始重病之後,我就常常問我自己:

「我是不是太自私了?讓牠接受這些醫療與照護行為,牠會比較快樂嗎?」

尤其當牠上吐下瀉很嚴重的時候,這句話常常會浮現在我腦海。

但是,當病情又恢復穩定、牠又可以吃吃喝喝時,我又會很高興自己沒有下這樣的決定。

 

最後一週,在牠確診胰臟炎那日的前一兩天,

由於所有的抗生素都失效,其實隱隱覺得離要作決定的時間不遠了。

這不是我第一次為家裡的狗狗下安樂的決定。

第一隻狗狗,壯壯,也是被腎病併發的厭食、嘔吐症狀折磨後,

我為牠以及掙扎的家人們下了同樣的決定。

 

弟弟開始重病後,過年時媽媽來看牠,

特別叮嚀:該讓牠走的時候要讓牠走!

我想,媽媽看著弟弟最後的狗生,

心裡應該也會想著:如果是我,我希望能安樂!

(我心裡也是這樣想的)

 

由於這段期間很頻繁跑醫院,看過好幾次狗狗在醫院安樂,

人來人往中,那主人啜泣而旁人也無從安慰的景象,

讓我心裡很早就盤算:希望可以在家送弟弟走。

 

上網查找資料後,發現享家動物醫院的李醫師提供了到府的專業服務與諮詢,便聯繫了李醫師。

如同大多數茫然的飼主,當頭劈哩啪啦地說了一堆弟弟的病情。

李醫師回覆:這些病情,還是要與主治醫師討論。

我這邊可以協助的,是幫助妳做一個相對客觀的評估,

是否該做安樂的決定。

然後,他寄給我一張評估表,要我評估一下狗狗和我自己的生活品質。

 

以下7項,每項分數1-10分,10分代表狀況愈好。

1) 疼痛:寵物的疼痛是否有受到良好控制?寵物可以正常的呼吸嗎?有需要提供氧氣嗎?〔適當的疼痛控制、以及呼吸能力是安寧治療的主要考量。呼吸困難是極為嚴重的症狀,遠比其他問題還要重要。〕

2) 食慾:寵物有吃足夠嗎?主人用手餵食有幫助嗎?是否需要安裝餵食管?

3) 身體含水程度:寵物有脫水嗎?〔水分攝取不足的寵物可以用每日一至兩次的皮下點滴補充水分〕

4) 衛生:寵物的皮毛應當維持乾淨、尤其是在排泄之後。使用軟的墊褥避免褥瘡,保持所有傷口乾淨

5) 幸福感:寵物是否表現出喜悅或對事物有興趣?寵物對於家人、玩具等等有無反應?是否有精神沉鬱、孤單、焦慮、無聊或是害怕的情緒?寵物休息的位置是否能與主人活動的範圍更靠近?

6) 行動力:寵物能否自行站起?寵物是否需要人力或是器具的支持(例如輪椅)?寵物是否有想要散步的感覺?寵物是否有癲癇?走路是否會跌倒?〔有些照顧者會認為與其截肢、不如讓寵物安樂死。然而行動力受限的寵物如果仍十分有精神、快樂且對事物都有反應,只要照顧者願意委身協助、牠們依然可以有很好的生活品質〕

7) 好的日子比壞的日子還多:當壞日子比好日子多的時候、生活品質可能已經很不好了。如果人與寵物之間健康的關係無法再維持、照顧者就必須知道終點將近。如果寵物正在受苦、安樂死是必須考慮的選擇。如果寵物能夠在家中安詳無痛的離世,將是善終。

 

總分如果高於35分,代表生活品質尚可,可以繼續安寧照護。

 

6/20當天去醫院前,我自評了一下,發現還有47分;

同時也請老公評估一下,他甚至給51分 。

 (我們兩個在衛生一項都有志一同給了9分--感謝保潔墊)

 

但是當天就診完,知道有胰臟炎之後,

「疼痛」與「好的日子比壞的日子還多」這兩項,分數就一下子拉低了。

因此,我聯繫了李醫師,敲定了6/22。

 

6/22剛好是週六,除了老公可以一起參與外,

媽媽、姊姊、妹妹也都從北部專程下來。

前天晚上,我趕緊整理了手邊弟弟所有的照片,

在6/22當天反覆在客廳的電視前播放。

 

剛好姊妹手邊也都有弟弟更早以前的照片,

當這些陳年照片投映到電視螢幕上,

我們再次驚嘆:

原來弟弟以前是長這樣!(弟弟病了那麼久,到後來我都有點忘記牠以前的模樣)

原來弟弟以前可以這樣跳起來!

當我帶李醫師進到家中時,

客廳中笑聲與驚呼聲此起彼落,感覺不出是一個離別的場合。

我覺得很溫馨。

 

這段期間,弟弟就是靜靜地躺在那裡,牠那天從早上就再也沒有站起來過,神色昏沉,

甚至是我們特別為牠準備的雞排與水梨,牠都已經完全不感興趣。

弟弟昏迷.jpg

對水梨與雞排已全無反應的弟弟。

 

該讓牠走的時刻終於到了。

李醫師先請我回顧弟弟的病史,

然後,他向我們解說安樂的過程,

先讓弟弟進入深深的睡眠,然後再注射會讓牠心臟停止的藥物。

弟弟會有什麼生理反應,他都說得很清楚。

在大家輪流與弟弟訴說告別的話之後,

我和老公握著弟弟的手手,讓醫生完成了他的工作。

一切都很詳和,溫暖;在眾多家人的陪伴下,弟弟離開了這個世界,再無病痛。

 

最後的團聚.jpg

弟弟和最愛牠的人的最後團聚。

 

回顧弟弟這最後一段,我想,有以下這幾件事讓我自豪:

- 牠到離開的前一天,都還可以走路。

- 牠生病到離開,沒有住過醫院,每天在家讓姊姊給牠噓寒問暖。

- 牠能夠在很多家人陪伴的情況下,在家中離開。

因為弟弟離開造成的傷痛,也透過這樣的「儀式」與共同記憶,得到了心靈上的撫慰。

 

行文至此,弟弟的故事也告一段落了。

接下來,會是妹妹的故事,以及為了陪伴妹妹找來的黑黑的故事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yushih14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