弟弟已經在2019/6/22離開我們了,是安樂走的...
這期間發生了非常多事情,心情起伏也很大,現在沉澱一段時間後,一直想找時間紀錄下來。
首先,我先來記錄一下牠慢性腸炎 (細菌感染? IBD?) 的病程吧。
開始照顧弟弟之後,最大的感想就是:狗的腸胃不好,狗生是黑白的。
想想弟弟和我們家第一隻狗狗壯壯,雖然號稱都是腎臟病,
但仔細回想,到後來最讓人難受 (狗也難受) 的症狀都是消化系統的問題,
諸如厭食、嘔吐、下痢、軟便、血便等。
消化系統問題 (以及持續性疼痛) 最能造成飼主心理上的痛苦,
是否做安樂的決定,也常常與腸胃症狀有關,反倒與腎指數無關 (以慢性腎病來說)。
弟弟的腎指數事實上從3月到6月,除了最後一次就診有上升外,CREA都維持在2.1-2.5,BUN都在31-32,非常穩定。
弟弟的厭食經典照,時間為2018年12月中旬。
弟弟的病程,在新桃園看診後續 (II) 一文,已描述到換抗生素的事情。
大家都知道,細菌會產生抗藥性,所以長期服用抗生素本身就是一個非永續性的療法。
那麼,後來發生什麼事呢?
以下是弟弟到走前的用藥紀錄:
2018/12中 - 2019/02底 使用抗生素組合A (中間有試圖停藥但失敗)
2019/03初 - 2019/04底 使用抗生素組合B
2019/05初 - 2019/06初 換回抗生素組合A+藻康留 (2顆/天)
2019/06初 - 2019/06/22 換回抗生素組合B試個幾天,無效;換抗生素組合C試幾天,引發嘔吐;換抗生素組合D試幾天
到走之前是停在抗生素組合D
每次換藥都是因為出現挑食→厭食→嘔吐、軟便、血便/黏膜便的系列症狀。
網路上關於狗狗因為腸胃問題長期用藥的經驗分享文好像很少 (或很難找)?
以下是這段期間和醫生頻繁交換意見,歸納出一些心得:
1) 老狗和年輕的狗不一樣,一但開始使用抗生素,很有可能就沒辦法停,主人要有心理準備。
如果狗狗又有肝、腎、腸胃的問題,更會嚴重壓縮到可以使用的抗生素類型。
雖然醫師在病徵初期說有很多種抗生素可以試,
但排除掉會影響腎與腸胃 (弟弟的肝還可以) 的藥系,可以試的其實不多了。
所以看到抗生素組合C造成牠嚴重的嘔吐反應 (吃完藥後半至一小時內會吐);
抗生素D是否有用就很難說了,因為開藥當天已經決定給弟弟安樂,原因另文說明。
所以過程中可以判斷有用的是抗生素A與B組合 (兩者好像都是第一線廣效性抗生素)。
2) 用過的抗生素組合,如果隔一段時間沒有用再回頭用,
可能會再度有效 (如抗生素組合A),也可能無效 (如抗生素組合B)。
3) 整個病程都有搭配中藥使用,但效果很難評估。
如果說抗生素對病情起的效用是把狀況從30分調到85分,中藥則把85分調到90分,只有小加分;
或者也可以說,中藥可能比較起的是對主人安慰的作用 (主人會覺得自己能做的都做了)。
4) 五月開始加投藻康留,主要是想看看能否提振弟弟的自體免疫,
但看起來效用不大。
另外,在弟弟要走的前幾天 (6/17),主治醫師突然提到一個字:IBD。
IBD的全名是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,中文是炎症性腸病。
網路上相關的文章 (狗狗的) 非常少,一些案例講的都不是老狗的案例。
弟弟的主治醫師6/17有懷疑是否為炎症性腸病,
但這種病要確診,目前需要做組織切片才行→老狗不可能。
因此,醫師治療腸炎的邏輯是排除療法,
等到廣效性抗生素都失效後,才考慮治療IBD會用的藥物,如類固醇。
但是類固醇也會影響肝腎等臟器,對於弟弟這樣有多重衰竭的狗狗,負擔會很大。
最後一次就診 (6/20) 當天,其實都已經考慮使用類固醇了,
但醫師多的一個心眼,決定投藥前先驗胰臟快篩,讓事情有了不同的發展方向,容另文敘述。
總而言之,老狗一旦患上腸胃疾病,會非常棘手!
如果可以,一定要從一開始就避免患病的可能性!
如何避免呢?
以弟弟的例子,現在回頭想,
牠在過去一兩年時,有時 (大概2-3次) 有出現睡前突然從睡墊上站起來,不肯坐下,
肚子劇烈起伏的現象→肚子痛。
當時我都幫牠輕揉肚子,協助緩解。
這很有可能就是一隻狗狗腸胃不好的徵兆,提供大家參考。
而弟弟的腸胃問題,可以說開始改吃含水量高的食物才發作的 (不分罐頭、鮮食)。
因此,如果讓我重來一次,
我會從頭到尾都讓弟弟吃乾飼料,配合每日去醫院打皮下點滴補水。
如果當初是這樣處理,我想弟弟應該不會有這些腸胃的症狀 (或比較輕微),
也應該可以再陪我們久一點。
每隻老狗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,
但從弟弟腎指數偏高 (2018/4) 以後持續吃乾飼料還可以維持大致健康一陣子來看,
我會說乾k/d (或乾飼料) 對於維護腎衰竭老狗健康是最好的選擇!
如果你/妳的狗狗不幸有腎衰竭,不要輕易換到濕食!
因為最麻煩的不是腎衰竭本身,而是腸胃問題!
乾飼料+皮下點滴,是弟弟教給我腎病狗照護最好的一門課。
留言列表